帝才做了十七年,都赶上唐朝了。”朱元璋不爽的吐槽。
朱棣苦笑:“父皇,岳父大人他也不想的,而且您那个时空的岳父恐怕做梦都想不到自我之后的大明皇帝都有他的血脉。”
朱元璋咕哝道:“真是便宜这老小子了。”
“小朱的病将来再说吧,你现在能做的就是调整好心情,合理搭配饮食,注意活动身体,避免一切损耗身体的行为,如果感觉到不舒服,及时过来找我,不要拖。”收回搭脉的手,李中孚叮嘱道。
朱瞻基点头:“我记住了,多谢李大夫。”
花钱从李中孚这里买了一堆瓜果蔬菜和泡面卤蛋之类的食物,朱棣一家三口便要回去了。
临走之时,朱棣似乎想起了什么:“李大夫,我想过了,既然你喜欢收藏古物,永乐大典还是我找人抄好再送给你比较好,烦劳你多等些时候。”
李中孚巴不得这样:“没问题,我有的是时间。”
李中孚不知道的是,朱棣匆忙赶回京传位,又火急火燎带着儿孙过来求医,压根就把永乐大典的事儿给忘了。
还是朱高炽和朱瞻基暂时确认死不了,他这才想起这事儿。
之所以这么说,纯粹是为了找补,免得李中孚生气。
朱高炽猜到了父皇的意思,帮腔道:“之前父皇忧心我跟瞻基的身体,除了吩咐人抄写永乐大典,也没顾的不上别的。
明日再来时,我会送上精心挑选的礼物,以报答李大夫的恩德。”
李中孚笑的露齿:“好啊,我的好多收藏框还空着呢。”
“瓷器如何?”
“瓷器?我喜欢。”
“我记下了。”
朱棣又道:“李大夫,高炽新近登基,朝局不稳,我暂时还走不开,过几天我再过来住院。”
李中孚点了点头。
朱棣他们走后,朱元璋和朱标也离开了。
这次他们倒是把朱雄英、江都、宜伦一起带回去了。
倒不是他们良心发现。
主要是考虑到朱雄英也四岁了,该念书了,整日疯玩儿可不行。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7页 / 共1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