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该说不说,韦氏和杜氏的影响力随着关东崛起、关西凋敝,也有了一些削弱,不能和西汉时期相提并论,两家势力也远不如汝南袁氏,不能算国家级豪族,只能算地区性豪族。
但要说国家级豪族,除了名声极大的汝南袁氏之外,整个汉末三国时期还真没有几个。
弘农杨氏算是半个,因为到杨彪为止,他们也是三世三公了,但是这个家族缺少猛男,自身独立性较弱。
其他豪族想要崭露头角,则要到东晋南渡时期。
袁树思考了一番,觉得杨赐的话虽然很有道理,但是杨氏还是不能太过相信,就算是杨彪,未来袁树也会和他以及杨氏有一些利益层面的冲突,牵扯太深的话,到时候不太好下手。
对了,从这个角度出发,袁树就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目标范围了。
未来,他必然会开启结束今文经学称霸局面的高难度副本,甚至还会将古文经学的存在也给重新整理一遍,进行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文化变革。
如果考虑到这个层面,枕边人出身的家族要是利益牵扯太深的话,下起手来也就比较麻烦了。
应该跳出五经十四家法的传承家族的框架,将这些家族全部排除出去,和今文经学有关系的家族一个都不能选。
至于古文经学方面倒是可以稍微放松一点,毕竟古文经学还没有形成阀阅家族,利益关系尚且不稳定。
如此一来,杨氏、刘氏、荀氏、桓氏、张氏等等家族统统不能选。
又能满足非今文经学阀阅家族的要求,又能满足能给袁树带来一定助力的要求,比如帮着发展未来属于袁树的袁氏家族,那么可供选择的对象就非常稀少了。
袁树把目光投向了京兆韦氏与京兆杜氏,随后又因为京兆韦氏有今文经学《鲁诗》传承,便把韦氏排除出去,目光集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