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提出反对意见的人,那都不是在就事论事,而是在质疑刘宏的权力合法性,质疑刘宏这个皇帝的位置不正当。
就算刘宏以后长成了,了解到了事件内幕,知道这个事情其实还有点弯弯绕,但是作为事实上的最大受益者,他就不能为此翻案,否则就是自己质疑自己的权力合法性。
陛下何故造反啊?
而在此期间,宦官群体就是刘宏一朝的“开朝功臣”,按照当时的惯例,他们就直接拥有与刘宏共享皇权的资格。
打击宦官,就是在打击刘宏,就是在打击大汉皇帝,就是造反!
这是一条完全受到当时规则认可的逻辑链条。
所以袁逢和袁隗在之前逼宫的时候特意让袁赦去通报刘宏,告诉他咱们不是反对你,也不是反对宦官,而是侯览这孙子太过分,他公报私仇,要我儿子死,我没办法了才这样做。
就事论事,把矛盾集中在侯览一个人身上,集火之,不将这件事情上升到打击宦官的地步,以此打消名义上已经正式亲政的刘宏的疑虑。
然后,袁氏才能顺利扳倒侯览。
而之后选择与宦官修复关系,实际上也是袁氏没有办法的选择。
他们又不造反,也没有打算废立皇帝、重塑皇权法理,只要刘宏还活着,还是皇帝,他们就自然要遵守这一套蹩脚的规则。
这也是刘宏一朝宦官们有恃无恐、嚣张跋扈的底层逻辑。
所以袁逢必须要搞清楚袁树到底打算怎么打击宦官,以及袁逢是否清楚打击宦官在刘宏这一朝意味着什么。
袁树当然是清楚的,他一早就通晓了这个底层逻辑,所以才一直没有对宦官的坑害与玩弄进行反制。
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