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一点点认同。
但也只是一点点,没有太多,主要还是觉得袁术年龄不大,还没有他大,就提出这种救世治国主张,未免太过于儿戏。
可是这一次,他亲眼见到了袁树,亲耳聆听了他的讲学,这才意识到他之前好像犯了一个错误。
袁树的年龄的确不大,才十五岁,比他还小两岁。
但是人的年龄与抱负与才学好像在某些时候的确不成正相关的关系,用年龄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可靠,似乎并不正确。
他在太学接触到了太多四五十岁的老学究,一个个的饱读诗书,仿佛很有学问,但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出过“人人皆可成圣”以及“预备圣贤”的道理。
相反,张纮反正是经常听说某某博士和宦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之类的,或者说和其他权贵有不少来往,反正每个人都不像是表面所表现的那么伟光正。
那么这些人真的有资格去审判、抨击宦官吗?
正如袁树所说的,自己明明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却只说别人不好,不说自己不好,难道士人贪污就是一件好事?
这很明显是胡说八道啊。
在这种场合说出这样的话,在张纮看来是需要勇气的,党锢之祸发生至今,很多事情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对事不对人,而是单纯的对人不对事。
只要人不行,那不管做什么都不行。
宦官就是混蛋,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坏事,没一件好事。
党人都是人间楷模,不管做什么,都有自己的道理,都是用心良苦。
曾经,张纮也是这样认为的,可现在……
他动摇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