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二次党锢之祸爆发之后,何颙受到牵连而被追杀,无奈潜逃于汝南郡,在荆州豫州一带辗转流离。
后面通过秘密渠道得知在右扶风有个安全屋,有不少党人都在这里避难,何颙便辗转抵达右扶风,拜见了张俭、刘表,也随之拜见了袁树,与袁树谈论了一些时局、经学的问题。
在这些问题层面,袁树与何颙各有各的看法,对于袁氏心学,何颙也只是初步了解,并未深究,但是对于一些实际问题,何颙还是很佩服袁树的。
何颙发现良庄规模之大、人口之多超乎想象,进一步询问之后,更是意识到袁树相当于是良庄的县令,虽然没有官身,但实际上做的就是官府的事情。
他就是在“治理”良庄,还治理的非常好。
良庄里生活着汉人、羌人和匈奴人,彼此和气,生活殷实,农户脸色红润,并无菜色,脸带笑容,一副安居乐业的模样,这让在荆州和豫州之间辗转流离、目睹悲惨现状的何颙非常惊奇。
之后,他得知了袁树治理良庄的一系列方法以及袁氏心学的方法论,得知了袁树贯彻落实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精髓的一系列做法。
何颙对此很好奇,就和之前的杨彪一样,不是很理解出身高门的袁树为何如此精通庶务。
于是他询问袁树。
袁树也给了他十分坦然的回答。
“自商君起,世人皆知农为国之本,皆言重农,可重在何方?粮食减产、绝收,农户饿死,这难道对国家来说是有利的吗?树虽然年幼,也知道古之贤人治理国家,没有不从农业着手的。
脱离农业,国家谈不上治理,因此治理国家的贤者也没有不懂农业的,重视忠孝,这是为人臣子的良知,重视农业,这是代天子牧民的良知,假使天下人都明白这一点,哪里又会有千里饿殍呢?
我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