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引经据典的来源,还有历史故事的背景和人物背景。
他都给一并标注上了。
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那就是“经传合一”,解释齐全,基本不给他人误解、曲解的空间。
所以,袁树甚至算是第一个打破了学术界严苛的防自学机制的人。
他用更加简便甚至较为白话的语言句式解释心学的奥妙,抛弃了繁琐、难懂的古代句式和生僻字,如此一来,不仅自己人学起来方便,外人了解起来也方便。
肯定有人对此感到不满,但是他们又没办法说什么。
因为这是袁树自己钻研出来的学问,不属于五经体系,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没有那么多师法、家法的规矩,他就是祖师爷,他想怎么搞就怎么搞,旁人无法置喙。
除非这帮学阀愿意接受袁树的学问成为官学,给个编制,和自己分肉吃,然后才能用自己的规矩来规范袁树的行为,想方设法给他戴上“紧箍”。
他们能接受?
他们连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古文经学都不愿意接受,又哪里愿意接受这个新生的心学?
再加上党锢之祸以后,他们被宦官穷追猛打,不管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仰仗袁氏家族的地方很多,所以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至于五经体系之中会不会也有人做出相同的事情……袁树不知道,也不干预、不评价。
他只管发展自己的心学,不断的收纳更多对心学有兴趣、愿意贯彻知行合一理念的人。
正如他所预料的,因为他对防自学机制做了突破,所以凡是能接触到他的作品的人,都能对心学有一番最基础的了解,传播起来也更加方便。
这在无形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