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臣等当为内应,临期举火为号。”
“建安十一年七月,蔡中、蔡和密呈。”
曹操得其书,感慨于蔡氏兄弟惊人效率的同时。
又对书信的内容产生了质疑。
先不考虑蔡中、蔡和二人的忠心问题,单说李翊何等人精?
岂会如此便轻易信了蔡中、蔡和,还将这么多情报泄露给二人。
于是,聚集众文武商议。
果不其然,此信一经展出,朝中立马分为了两派。
一派人认为李翊狡诈多欺,不可轻信。
一派人则认为蔡中、蔡和带回来的情报极具军事价值。
若是放弃,错失良机!
一时间,曹操踌躇难决。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