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者捧杀曹植,“子建才略本胜儿臣”一语,既显兄友弟恭,又暗指曹植恃才傲物。
因为时人常评价曹植是“任性而行”。
三者则是以人伦为刃,最终落脚于“母子天伦“”,直击曹操内心中的软肋。
自宛城事件过后,随着曹操年龄的增长,他本人是愈发重视亲情。
见曹丕以此为刃,曹操情愿相信曹丕的情感是正。
也不愿相信,这是他的“御之以术”。
最终,曹操拍案决定。
亲统五万大军南下。
命曹丕督运粮草,以司马懿辅之。
曹植为行军司马,随军参赞。
然后密遣高堂隆奔赴襄阳,去说蔡瑁。
杨修得讯,急赴曹植府邸,跌足叹道:
“公子错失良机矣!”
曹植问其缘故。
杨修答曰:
“粮草乃军中命脉,今魏公将之交予了大公子……唉!”
此时的曹植尚宿醉不醒,只是伸个懒腰,淡淡道:
“德祖何必忧心?”
“待我作一篇《荆襄赋》,父亲必喜,以我为厚。”
杨修无奈地摇了摇头,又是一声长叹:
“公子,恕修僭越。”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