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边市,立官营。
置互市场,专营皮毛。
李翊于幽州边郡,都设下“胡汉互市”。
然后仿汉代“关市”旧制,由官府主导贸易。
规定:“凡胡商入市,须持符验,以马、羊、毛皮易盐、茶、铁器。”
官府抽十一之税,利归府库。
立鞣革司,统制工坊。
于蓟城、渔阳、上谷、代郡等地,设“鞣革官坊”。
招募匠户,专司皮革硝制、毛纺成衣。
并颁布《工律》,规定:
“凡鞣皮、织毳,须经官验,劣者罚之。”
以确保品质,对利外销。
然后是规范织造。
定下毛织品的制造标准:
——“毯广六尺,厚三分。”
——“裘长及膝,毛密不透风。”
劣品不得入市,以保“幽州毳货”声誉,形成品牌效应。
然后便是牧民转匠,以工代赈了。
早在征辽东时,李翊便在那里搞了个以工代赈的初步尝试。
有了经验之后,李翊将此法全面推广至幽州全境。
招募边民入官坊,协助政府工作。
官贷牛羊,民纳毛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7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