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田畴解释:
“夫盐者,胡人之所必资。”
“幽州东濒沧海,实擅煮海之利。”
最好带动经济发展的,毫无疑问是古代版的“石油”——食盐。
只不过这时候的制盐技术不发达,人们还做不到大规模生产食盐。
同时像之前田畴所提到的,幽州作为边关,太容易起战事了。
投入大量资源投入起来的产业,太容易遭到破坏。
……得不偿失。
但这并不能否认,濒临渤海湾的幽州,有着大规模生产海盐的潜力。
当然了,考虑到食盐在古代特殊的战略定位。
李翊肯定也不能放纵幽州官民生产海盐。
所以下一句,便是对自己的建议的补充:
“吾可以颁布一条盐法,设通商之区。”
“广募灶丁,专司其业。”
“如此,则边贸有恃矣。”
“至若汝之疑虑,吾试为汝解之:”
“一曰盐业兴,则民得佣工,货得流通。”
“二曰胡马南售,其利倍蓰。”
“三曰革坊织厂既立,裘毳精良,可输四方。”
“此皆振兴幽州之良谋也,安得谓无用耶?”
说人话就是,制盐产业,带动就业,大量提供就业岗位。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