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粮食价格警戒线是每石两百钱左右。
到达这个警戒线时,就说明农业已经出现大面积歉收,发生饥荒的可能性在增加。
而如果粮价超过了三百钱,则说明饥荒已经形成。
如今冀州之所以粮价来到了警戒线以上,就是因为连年的战争,导致人口流失,政局动荡。
李翊虽然已经将冀州的局势基本稳住,但粮价居高不下的问题,仍然没能够得到解决。
思来想去,李翊还是决定与当地的商贾进行谈判磋商。
由政府出面,用“看得见的手”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李翊正襟危坐,肃然说道:
“……诸君皆冀州商界耆宿,仓储丰盈。”
“今冀州既安,州郡已靖,市肆重开,诸公可尽释顾虑。”
“但使粮货流通,国家必以重利相酬。”
“李某断不令诸位义商失望。”
把粮价降下来也很简单,就是让这当地的地主商人们,把粮食大量流入市场就可以了。
粮食一多,价格自然就便宜。
而粮食又一直是商品贸易中的大宗。
国家只垄断了盐铁贸易,以控制市场。
但对粮食则没有太多严苛要求。
光武帝起义之前就曾卖粮。
“……丞相,恕在下斗胆。”
一名身着锦袍,身材肥胖的中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