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从大明开国到至今,能考中进士的人几乎也可以说是一只手都能数过来的。
所以像琼州海南这样的地方,根本就形不成像江西,江浙,山东,河南,山西等地的天然的政治利益群体。
其中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江西,有明一朝出自于江西籍的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几乎可以说大明两京一十三省之最,哪怕是文风最为鼎盛的江浙地区,以及有孔孟之乡美誉的山东,他们都比不了江西人在大明政治上的影响。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原因,也是因为在大明开国初期的时候,来自于江西的才子实在是太多了,譬如明初的大才子解缙,三杨志首的杨士奇,以及其他时代的内阁大学士,诸如胡广、陈循、陈文、彭时、费宏、夏言、严嵩等人也都是江西人。
这些人在成为了大明朝政治的中流砥柱之后,他们的喜好和文风,自然也会影响到江西读书人的喜好和文风。
所以在这样的氛围影响下,江西在明朝阶段人才辈出,也是一种地方政治势力影响力的体现。
因此,像海瑞这样出身于文脉贫瘠之地的进士,如果不走天大的运势,不做出一番让人记忆犹新的成就来,几乎是永远都不可能冒头的。
现在他又被安排出了京师,到了南京那边担任应天巡抚,看似是升职了。
但百官们在看他的时候,目光之中还是有那么一丝同情和感慨的,他们都认为海瑞的仕途和大运快要见顶了,以后南京可能就是海瑞后半辈子离不开的地方了。
海瑞不为他人的目光所动,他依然目光坚定,态度沉着的站在原地。
在他的心里,只要是大明朝需要他,他就愿意去奉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所以,在海瑞的概念里,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会在京师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以及成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