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了对南京的控制之权。
要知道历来的重要大事之所以能办成,说白了差不多九成以上都是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小范围决策达成的。
如果真的把这件事暂缓了,并大张旗鼓像模像样的收集一段时间的奏报信息,然后再召集百官等一起商议,大概率是商议不出任何结果的。
因为人越多,意见就越多了,意见越多,反对的意见也就会越多。
在这么乱糟糟的情况下,还想坚持己见,把事情办起来,先不说能不能一锤定音,就以当时和事后的阻力而言,都不可成功的。
所以,朱载坖直接就一挥手道:“徐阁老之言老成谋国,但你怎清楚孤对南京,孤对江南就是不甚了解呢?孤不仅知道南京以及江南之地的名胜古迹,也知道一些传奇的风雅之士,更知晓南京和江南地区的升斗小民是以何种方式过活。”
“天下治理对于孤而言,虽是诚惶诚恐的重担,但也是孤不得不身体力行的重要责任,否则孤何以报效陛下对于孤的一片信任?”
“南京的事情,孤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想法。今天召见诸位先生过来,其实就是想和诸位先生一起查漏补缺,好好的将孤的这个想法补充到万全,并落于现实。”
“而这也是孤对南京,对江南,对南方六省亿万百姓的责任所在。望诸位先生能够理解孤,助孤一臂之力,为南京,为江南,为南方六省,也为大明掀开一页新篇章!”
朱载坖把话都说明到了这份上,徐阶,李春芳,袁炜,严讷等人自然也不能再没听朱载坖的想法就反对的。
而且,他们四个人也不是共同进退的铁板一块。有些时候他们是可以共进共退,共同维护内阁的权威。
但是,只要将一些事情摊开了之后,他们的心思就会变得复杂起来。
而这复杂起来的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