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了最简单最明了的胡宗宪去处之后,接下来就是真正的重头戏了。
朱载坖的目光再次扫过徐阶,李春芳,袁炜,严讷等人,这四位内阁成员有时候看着是挺好说话的。
但只要涉及到了原则问题,他们还是会根据各自的利益或其他方面的考虑,和朱载坖据理力争的,否则他们何以成为百官所望的内阁阁老?
要知道做官的人若是只会一味的迎合,而无风骨和坚持的话,那可是会被天下人耻笑的。
所以,有时候他们宁愿得罪皇帝,也不愿意将自己爱惜如生命一般的名声变得一文不值。
毕竟对于这些官员而言,他们最大的依仗并不是皇帝给与的权位和官职,而是来自于天下士人的众望。
有了这些众望加身,他们方能变得“德高望重”,才能成为“士林领袖”,才能办成事。
否则的话,别说是当官办事了,能不能把屁股坐稳,能不能安全降落都是两说。
朱载坖当然也知道南京的问题非是一时之功,也非是找一个人,弄个新的制度和机构就可以高枕无忧。
要知道江南自古繁华,那边不光是经济水平好,而且读书人和风流雅士也都不在少数。
像这样的人,若是单看表面,好似他们的风流和精神面貌,正是一个时代的精华所在。
可若是要在这样的地方做一些可能会影响他们自由,利益的事情,他们就会成为了一座难以移动的大山。
就比如在原来的历史之中,朝廷也想在江南地区丈量田地,推行一条鞭法,以恢复大明的财政和地方治理的难题。
可是结果如何呢?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