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想着弄死他们一了百了。
毕竟说到底这也不是他们的错,而是他们接触的信息和受到了思想薰陶,出了大问题。
所以,朱载坖这些年让朱载圳在南京的重点工作就是监控江南的民间舆论和民间思想变化。
想着怎么才能改变这一现状,让江南的百姓真正的醒悟过来,谁才是他们敢于斗争,敢于发言的底气。
“取钥匙来。”
朱载圳深吸了一口气,对着刘德柱说道。
刘德柱闻言浑身一颤,急忙从腰间取下一把青铜钥匙。
朱载圳移开书房内的一副画卷,露出墙上的暗格。
然后将钥匙插入锁孔转动三圈,暗格缓缓开启,里面是个黑漆描金的木柜。
朱载圳感慨道:“自成祖文皇帝北迁京师,南京勋贵盘踞此地百五十年,根深蒂固。本王受皇兄之命,来到南京这么多年,等的就是今日。”
朱载圳擦着木柜上的落灰,轻轻的推开柜门。
在他开启的瞬间,柜门里的不流通的空气闷味扑面而来,但朱载圳也不躲闪,似乎还很喜欢这种味道。
这里面整齐排列着数十个牛皮纸袋,每个都标注着人名:徐鹏举、刘世延、汤世隆
“魏国公徐鹏举,弘治年间就曾私通宁王,近年更与倭寇暗通款曲。”
朱载圳抽出最厚的那个纸袋,倒出一迭供词和账本,“嘉靖年间倭寇袭松江,就是他家管事给倭船指的路。”
陆绎接过细看,越看越是心惊。这些证据不仅有时间地点,还有经手人画押,甚至附有倭寇首领的供词。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