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着各自的能力,毫无后背压力的清剿东南倭寇。
胡宗宪可是出了不少的力气,而且在剿灭倭寇的大方针上,也都是胡宗宪一力谋画,他俩具体执行。
所以当时的剿倭首功算到人家胡宗宪头上,那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此刻让戚继光和俞大猷感动的是,他俩这次能立下如此大功,还真是皇帝破天荒的信任,并没有给他俩的头上再安排什么钦差总督之类的文官制衡。
所以才使得他俩这次的功劳破天荒成就了开国靖难以来的最大之功,从而使得他俩得以封侯!
要不然,就算是他俩再打一辈子的仗,也不可能再有一分一毫的进步了。
因为按照大明土木堡之后的规矩,武将是不可能再有独当一面的机会了,他们头上要么会被安排个文官总督,要么就会被安排个太监监军。
但是现在经过朱载坖的一系列军改之后,再加上朱载坖对他俩的信任,所以才让他俩有机会立下了封侯之功。
所以此时此刻,不管是戚继光,还是俞大猷,还是东洋水师,南洋水师的将士们,他们的心情有多么的激动,自然也是可想而知的。
协办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赵文华与兵部尚书谭纶,在这个时候,也在礼官的引导下,各自捧着两方锦盒站了出来。
两人先对着朱载坖一拜,“臣赵文华,谭纶请陛下为靖海侯,平波侯赐功授印!”
朱载坖微微点点头,“准!”
接着朱载坖就从龙椅上起身,而后又从御座中间的丹陛走下,来到赵文华和谭纶的身边,伸手将赵文华,谭纶两人捧着的锦盒打开,从中取出两枚鎏金银印,分别赏赐给戚继光和俞大猷。
这两枚鎏金银印上,一枚刻“大明靖海侯之印”,一枚刻“大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