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这三座大殿看似气派,实则老旧,而且也有些年久失修的感觉,并不像想象之中的那么气派。
而且如果要翻新动修,又是一大笔银子的支出。
虽然现在大明也不缺这些银子,可是把银子在了这上面,朱载坖总感觉亏得慌。
所以,与其重金翻修三大殿,还不如先用文华殿凑活着。
等以后有了新的章程和方案,可以保证紫禁城自给自足之后,再翻新也不迟。
要不然,真的在这个节骨眼上浪费人力物力,又浪费银两精力,去不计成本的翻修宫殿,这怎么算都感觉不太对劲。
所以,现阶段先用文华殿,这种已经装修过的现成殿宇,用来办事办公,才是最符合实际需求的。
“陛下,臣以为封侯过矣!”
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礼须发皆张,激动的说道:“戚继光不过平定倭寇,俞大猷仅获一海峡,何至封侯?若此例一开,日后边将皆好大喜功,妄启边衅!”
兵部尚书谭纶立即反驳:“葛御史此言差矣!倭国自太祖时便为边患,今戚将军直捣其都,令其称臣纳贡;俞将军收复马六甲,控西洋咽喉。此非开疆拓土之功而何?”
户部尚书张守直则忧心忡忡的发言:“陛下,远征耗费甚巨。去岁东征军费一百八十万两,南洋之役亦耗百万。若长此以往,国库恐难支撑。”
但这句话说出之后,宫殿内的百官的脸都露出一抹嫌弃之色,好像这钱真的是户部出的一样。
要知道这两场大战的军费,可都是太上皇掏的腰包,以及当初从朝鲜押解回来的三百万两脏银做的底子。
户部不仅没出钱,甚至连力都没出。
现在蹦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