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为接下来的战争时刻做充足准备。
要不然,等到朱载坖真的要下旨去征讨倭国的时候,发现不管是自己手上的东洋水师,还是放在南边的南洋水师,加起来的作战船只都不到三百条。
这要是打起来之后,又不能占据下来一处可以用于发展当做未来基地的倭国地盘,那可就要出大事了。
毕竟战争一旦开动,所消耗的钱粮物资,那真的是天文数字的。
稍有不慎,是真的会拖垮国家财政的。
所以,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朱载坖也没有让这两处造船厂闲着,一直都在倾斜着资源,催促着他们加班加点的建造战船,并扩大船厂的规模。
毕竟未来要用到的战船数量,也只会越来越多。
但只靠现在的建造生产力,也根本无力满足朝廷将来对战船的需求。
因此除了这两座大型的造船厂之外,朱载坖也同步下旨在济州岛,大连港,泉州港,威海卫,张家港等地建造造船厂,让这些地方配合龙江造船厂和天津卫造船厂,制造出可以搭配远洋战船的随从战船。
如此一来,在经过了这一年多的发酵准备之后,大明也在这一年之内新建造了近二十条可以配备火炮的远洋作战的战船,同时也建造出了近百条可以随军出海的随从补给战船。
虽然这些小一号随从战船,并不能配备多少的作战武器,但是这些船可以当作是登陆舰来使用,只要前面的海战取得了胜利。
那么这上百条载满人力物力的随从战船就可以抓住机会,直接实现抢滩登陆的陆地作战方式。
只要陆地作战取得了重大的胜利,那么对于不远千里横跨大洋的大明水师而言,大明水师战舰也就可以就近靠港,得到倭国本土的物资供应,不必再过多劳民伤财的征调过来物资来补充他们的消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