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三位随军修士之后,沈从心更加坚定了这种想法。
“儒,释,道”三教修士,尤其是儒教和佛门释教,他们的功法并没有很大的攻击手段,反而是偏辅助的方向更多一些。
而道教修士更加偏重阵法或者符箓方面,也可以算是提升己方修为的手段。
而大乾新帝和国师之所以把自己两人送来,而不是选择诸如傅老先生这种老牌修士,想法也就不言而喻了。
自己是体修,李泰博是剑修。
体修最出名的就是难缠,不好打,打不死,而剑修是出了名的杀力大。
大乾新帝是打算让李泰博做这个主攻手,让自己这个体修去缠住对方。
而这三位修为高,境界高的修士全力给自己两人做辅助。
这新帝好大的魄力!
要知道,当时的沈从心和李泰博也才刚刚突破筑基。
这位新皇帝就敢安排自己两人作为主攻手。
沈从心摇了摇头,驱散了脑子里杂七杂八的想法,开始一心一意地研究起面前的几件法宝灵器。
说是研究,其实这个过程极为快速。
最先不考虑的就是玉壶,虽说玉壶可以主动的为沈从心积攒罡气,但是对于他的战力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接下来就是黑曜龙血枪和不知名小塔了。
沈从心看了又看,最终狠狠地一咬牙,将龙血枪放进了自己的须弥物当中。
他举起面前的小塔,仔细地端详了一阵。
然后缓缓的站起身,摆好了一个拳桩,用自己的罡气将这座小塔缓缓地举到了身前,按照玉简上面记录的炼物法,开始尝试将其大炼。
一般的修士都是如李泰博那样,盘腿坐下进行炼物。
而沈从心则是觉得站桩相对于打坐更有利于精神集中,于是他便以这个姿势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主动炼制本命物。
他闭上双眼,感受着体内的罡气充斥全身,一点点地溢出身外,之后再将溢出体内的罡气引导至小塔处。
将小塔和自身用罡气团团包裹住,在罡气的包围下形成一个整体。
至此,算是完成了第一步。
当彻底完成这一步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4页 / 共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