啡馆,而且开业一个月大酬宾,什么买一送一,什么天天特价,还在微博上搞营销,可会了,还别说,真把咖啡馆的流量吸走一部分。
她急啊,奈何老板不急,一句“人肯定会回来”就把她打发了。作为咖啡馆的一份子,她无法坐视不理,于是自作主张,让闺蜜一单品一花式买了两杯。
她虽然是个门外汉,碰上干香湿香就头铁,但喝多了咖啡,好坏能品鉴。对面的豆子就“平庸”二字,尤其是花式,某业界爸爸的风格,深烘豆,夹杂一股炭烧的苦味,靠的是加奶加糖加酱掩盖那股苦味。
老板提点过她,业界爸爸是开连锁的,跟金拱门、开封菜一样,奉行平均主义,门店味道趋同是其目标,可咖啡豆极具个性,芳香物加总就有千余种,哪能跟鸡翅、薯条一样搞平均主义,所以只能找平庸的豆子,深烘又把特性磨没,留下的就是一杯死气沉沉的咖啡。
不过业界爸爸走的是商业化道路,市场会做出选择;对面的并不是,打的是精品咖啡的招牌,内核却是商业咖啡,价格死贵。
综上,她才算放下心。
后来她恍悟,老板这人,看着对什么都不上心,但论识人读心绝对是一把好手,早就洞若观火。对面先是卖咖啡的人,之后才是做咖啡的人,浮躁得很,何况学艺还未必精。人不怕和自己比,就怕和别人比,来老板咖啡馆的已经被养刁舌头,再能将就,最多将就到活动结束。
果然,一个月后,原来的人都回来了,甚至因为对面的营销,还吸收了新流量,相比之下,对面生意惨淡,只能继续拿小活动当噱头。
她也是那会才对老板佩服得五体投地。
后来,对面还来问老板要过豆子,老板的自烘焙在黎市名气不小,而且价格公道,常有小咖啡馆来订咖啡豆,能力范围之内,老板都会答应。
对面应该是第一个遭拒的。原因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无他,太能折腾:一炉烘多少克豆子、浅烘还是深烘、拼配豆怎么个拼法,热风温度、转速这些也要过问,老板连爱要不要的机会都不给,直接让他们出门左转。
拒绝加盟,过节之一;不卖咖啡豆,过节之二;对面如此小肚鸡肠,估摸生意不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4页 / 共3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