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我们目前的资金完全够覆盖固定资产费用了。选址我已经在平湾镇看中了几处,还在切磋租金。最近我也有接触一些循环水设备厂家,国产的设备价格比进口的低很多,但质量和运行效果的话…我把握不了,还是得你去看看。”
唐清悦也正经回答他:“杀菌器、增氧装置之类的可以用国产,但微滤机、蛋白分离器、生物滤池等等这些设备,国内的技术还很不成熟,我倾向于采购进口的。你先跟厂家约个时间吧,我去看看,也要好好规划一下怎么用这些资金,毕竟后期还有很多用钱的地方。”
说完正经事,唐清悦突然话锋一转,问陈识:“你怎么想到专攻退休大老板的,还真能被你忽悠到这么多钱,厉害啊。”
原本唐清悦和陈识的计划是找温城本地企业拉投资,但和他们前期预料的一样,制造业管理者对水产养殖并没有兴趣。先不谈她的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就算确实有很大回报率,普通投资者也很少会选择投资两个初创的激进年轻人。
更何况他们还是做农业,风险大利润率低。一开始只有温城政府愿意提供帮助,但多是经营之后的政策优惠,对前期准备资金的提供只是杯水车薪。
“我还真没想到这个方法。”陈识摇摇头解释:“是林屹哥给我出的主意。他说本地很多大企业都已经被下一代接手,年轻人压根不想搭理咱们这种产业。但退休大老板不一样啊,像林屹哥的爸爸,年纪大了钱赚够了,就开始想着回报社会了。不管他们是真想还是假想,总之表面功夫做得很足,一两百万对他们来说就是指缝里露点油,还能赚个好名声。”
陈识说得绘声绘色,好像他体验过富豪生活似的:“我就跟这些大佬说,咱们的工厂化育苗是突破国家目前渔业发展瓶颈,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优质育苗厂是海洋牧场的基石,是蓝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清悦赶紧阻止他的王婆卖瓜,笑着问:“你去找余林屹出谋划策了?那这回是找对人了,成效很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