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带发修行的幌子顺利与他和离,可二老爷偏就不松口将小女儿嫁给他,如之奈何?秦露待要替他分辨,又恐父母不信,自己倒也几次表示非君不嫁,但秦母等人固然宠她,在这种大事上却是不容她放肆的,不仅自己挨了一顿骂,倒更惹得父母厌恶傅寒江了。
她只能每日在家中闷闷不乐,行动出入动辄就是十几个丫头婆子围随,防的便是她再随意溜出去。
不仅见不着意中人一面,连鱼雁传书亦不能凡她身边之物都被秦母打发来的老嬷嬷监管着,纵使以锦衣卫之能,也无法再递信进来了。
经此一事,她算是彻底尝到了莽撞冲动的教训。当初她若是一开始就对傅寒江实言相告,他必能早早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来,也不至于到如今这般地步。
这日正在房中闷坐,忽听绿柳在窗外道:姑娘快来瞧,天上好大一只风筝!
正值秋日,天高云淡,风轻日明,京中多有放风筝的习俗,众丫头都在廊下叽叽喳喳,只见碧空中一只极大的大雁风筝,远远看去竟还有一人高。
秦露心中愁闷,亦不似往日那般爱说爱笑,只恹恹道:你们瞧罢,我懒怠动。
正说着,众人忽惊叫起来,原来那风筝飞着飞着,忽然一头栽下来,在空中飘飘悠悠片刻,恰落到了秦露的院子里。
这些丫头们都是年少爱闹的,忙一拥上去将风筝拾起,一人道:好个精巧风筝,不知是谁家放的,哎呀!上头还写着字呢!
绿柳因跟着秦露打小儿一道长大,也颇识几个字,接过来一看,磕磕巴巴念道:
微风惊,惊暮坐,临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秦露原在窗下托腮坐着,正自出神,听到这首诗不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由心头一动这不是李君虞的诗吗?
她还记得当日得知了心心念念之人乃是二姐夫,下定决心要斩断情丝,便在一只风筝上写下了李君虞的,又迎风放飞。那只风筝后来恰落在了傅寒江面前,被他拾去,这还是后来傅寒江告诉她的。
当下她忙起身,一叠声地便要叫人把风筝拿进来,复又想起自己身边的那些老嬷嬷。遂定了定神,故作淡然地出门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2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