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他不由得笑了:“礼部跟国子学应该也会赞同的。”
乔翎不解道:“这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真是呆子,”太叔洪笑骂道:“要设置公诉衙门,难道能只设在神都?必然是全天下都要普及下去的,就凭当下这几个人,怎么成?”
“需要人,就得栽培人,想栽培人,就得办学,礼部最乐意去干这种事了,工部也能跟着揩揩油,国子学是头一个受益的地方——学校一时半会儿的建不起来,但是他们可以公开招生啊。”
他说:“招生也好,再开一个新的专业也好,具体到衙门那边,都等同于权力本身!”
乔翎还是头一次听到这种剖析,新奇之余,又有种振聋发聩的轰动感:“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太叔洪看出了她的惊奇,当下摇头失笑:“你在朝中久了,就会知道,四下里都是这种事儿,不足为奇。每回大朝,户部衙门里都得打一架,不只是户部,政事堂打得还少吗?”
“哎?”
乔翎很感兴趣地瞪大了眼睛:“京兆,展开说说!”
太叔洪见状有点无奈,但还是跟她说了:“太医院下辖在太常寺之下,太常寺要钱,满天下兴修医学院,招收学生,最后这些学生一部分进入医馆,一部分到乡下去治病,还有一部分分润到了军中,礼部赞同,兵部和十六卫也赞同,你觉得这是不是好事?”
乔翎不假思索道:“这当然是好事呀!”
太叔洪又问:“司农寺上疏,为了保持各地粮仓的常储备量,以应对灾年,同时也是为了稳定农耕,应该对于某些特定的条件不够丰裕的地方进行税务减免,甚至是农业补贴,你觉得这对不对?”
乔翎再次点点头,说:“对呀!”
太叔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