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许跃新一开始就明白,王潮垠今天专程邀请自己过来,肯定不是为了闲聊侃大山。
当他说出突破两个字时,许跃新就隐隐有了某些方面的预感。
“我们想在你的《高山》上,试验推行版税制度。”
“过去作者进行创作,都是按照字数领稿酬。上级领导中有人希望能推行更为灵活的稿酬制度,即作者按照销售额进行分成。”
“在过去,这叫做版税,如今消失有一些年头了。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王潮垠简要介绍道,目光落在许跃新身上,等待他的反应。
此刻,王潮垠感到有些担心。
经历过特殊年代,很多人对新生事物存在发自内心的恐惧,哪怕有明确的好处也不敢接受。道理很简单,大家生怕哪一天风向变了,那些敢于拥抱新事物的人会受到追究、牵连。
要是许跃新不愿意尝试版税,那就麻烦了。
按照王朦的交代,王潮垠已经做好进行一番艰苦说服工作的准备。
因为适合大批量出版的小说很少,《高山》是目前的最好选择。
版税?
许跃新对这个词可不陌生,后世的实体书作者都是靠它挣钱。
而放到眼下年代,版税则是一个被尘封已久的概念。
1960年,文学界宣布废除版税,作者的唯一收入渠道就是稿酬,距今已有19载。
中间有一段,甚至就连稿酬也被取消了。
根据许跃新对文学史的了解,得等到明年,也就是版税制度被废除20周年之际,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