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这是一部精彩绝伦,感人肺腑的作品,是民族的史书。
其思想境界,内容深度,远非一般作品能够比拟。
王朦在阅读完毕后,思绪已经延伸到更为深远的地方。
王朦目前还挂着人民文学编委的头衔。而他的工作重心,已放到京城作协上,并在前不久被任命为协会副主席,只等走完程序公布消息。
有职务在身后,看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了。王朦目前想的更多是文坛未来文风的走向,以及如何用优秀作品去引领出好良好风尚。
就目前而言,国内文学界还是伤痕文学的天下。而王朦已敏锐意识到,这一趋势是不可持续的,必须努力发掘出具有新风格,新思想的作品。
《高山下的环》一文,完美契合王朦心目中理想作品的样子。
也许给文坛氛围带来新鲜空气的这股风,就要从《高山下的环》刮起来。
“潮垠,这本书的作者叫什么名字。”王朦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放下文稿问道。
“叫许跃新,人很年轻,家就在咱们京城。”
“怎么,你想来个以文会友,认识认识他?”
“是有这个意思。不过,也不只是以文会友。我认可你的判断,《高山下的环》是一部非同寻常的作品,刊登后势必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
“我想和你共同关注本文的社会影响,抓紧时机进行引导。至于引导方式,等后边再商量不迟。”
王朦语气不急不缓道,征求起王潮垠的意见,“你看如何?有这样一位文坛新秀刮起新风,总归是要予以重视的。”
“我同意你的意见。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