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归根结底,还是材料问题。
即便是同样的粒子活跃度,因为原材料的密度上升,粒子数量增多,对外的实际温度也包括对外的压力就会增大。
当进行了第四次实验的时候,团队就发现外壁材料承压快要达到了极限。
“如果再增加反应强度,反应炉外壁材料的使用寿命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存在发生破损炸裂的风险。”
“到时候,实验就出现了控制性问题。”
“非常危险!”
这是个非常重大的问题。
实验团队内部召开了会议,也有研究员提出了解决方案。
比如,加装外层螺旋磁场。
这个方案也就是用托卡马克类似的磁场装置,来对反炉内的粒子进行控制。
当粒子不断进行循环运动的时候,对于反应炉外壁的冲击就会大大降低。
张硕直接否定了提议,他的理由让其他人无话可说,“如果加装磁场控制装置,设备就会变得臃肿而庞大,也根本无法再作为可移动的电力能源装置使用。”
“那样一来,研究就没有意义了。”
“新核能源技术足以顶替可控核聚变,我们的研究可不是为了控制核聚变。”
张硕否定提议时,表情神态还是很轻松的。
他对于碰到的问题也是早有预料的,即便是1500万摄氏度下的反应,反应炉外壁也很难承受,测定达到承受极限就可以了。
原材料密度不足,不能够让反应一直持续,但也是有解决方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