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转向,核对情报,制定严密的作战策略,分析高句丽可能的应对,然后在依据应对准备策略。
西凉大阵,最开始的时候,萧寒做主将,向来都是临敌应变。
后来随着西凉的扩张,麾下幕僚越来越多,作战风格逐渐改变。
谋定而后动,先在开战前将所有的变数都算进去,潦草军械也考察完。
也正是这一策略的转变,让西凉军在大战的时候,极为稳定,少有出现意外。
甲雄还是第一次独自统领十五万大军,再加上灭国之战,格外的慎重。
在二月尾的时候,亲自带人横穿下邳和上党,考察边境的地势,以此来修正作战部署中的缺漏。
因为没有大的潦草调动,所以攻打高句丽的意图隐藏的很少。
至于军队调动,从北魏皇城撤下来的十五万精锐铁骑现在就驻扎在西凉大营。
三月中旬的时候,萧寒下令,向清幽关增派两万骑兵,一时之间,青州和中原风声鹤唳。
紧接着萧寒又向上党派出五万步卒做出威逼两辽的模样。
如此应答甲雄的十五万大军,已经又有五万到位,还有五万步卒则是驻扎调动到下邳大营。
至于忽律旭的五万虎豹骑,则是安排到河西州的大营驻扎。
十五万大军,兵分三路,只需要几天时间,就能快速集结,突入高句丽的境内。
整个天下的目光都放在西凉和中原之上,他们认为,西凉军如此大规模的调动兵力,其意图必然是马踏中原,夺取天下。
毕竟现在,北魏已经覆灭,只需要那些中原,那位西凉王就能完成前所未有的一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