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正是决定各个奖项得主的关键时期。
为此,除了物理学院的另外几大科学院各大分院中的甄选委员会已经吵翻了天,都在为今年的诺奖得主而争辩。
至于物理分院的评选结果,对于几名甄选委员来说反而没什么好争吵的。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名额是可以说是固定的,谁来都不可能修改。
唯一让几名甄选委员会们头疼的是,他们该挑选对方的哪一样成果来作为今年评选成绩。
没错,让他们头疼的是,该挑选对方的哪一项成果来为他颁发诺物奖。
凝聚态物理中的强关联电子体系的统一框架理、杨-米尔斯方程解的存在性与解的证明、强电统一理论、常温超导材料、高效集成碳纳米管技术.
上述的任何一项成果拿出来,都足够配得上诺奖了。
甚至可以说,诺贝尔奖选择它们是诺奖的荣耀,而不是这些成果的荣誉。
就如同诺奖对爱因斯坦一样,爱老获得诺奖是诺奖的荣耀,而非诺奖给他冠冕。
“如果说要在这些成果中挑选一个,我觉得强电统一理论最合适。”
讨论室中,甄选委员乔治·斯穆特教授讨论着开口说道。
“那室温超导材料呢?这个怎么处理,难不成我们明年再给他发一次?”
听到有人提名强电统一理论荣获今年的诺奖,有人微皱着眉头问道。
不可否认,强电统一理论给理论物理学界指明了未来的方向,是所有人都无法忽视的成果。
但室温超导材料的重要性也不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