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的东方羽、贤达学宫里大智若愚的萧凌宇、天机阁内参透阴阳之变的金火土等等等等,无一不是少年成名、惊才艳艳之辈,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啊!
生命之曲奏响,有意者必能听出弦外之声,人们在谈到刘安家、东方羽这些个少年英杰时,总会叹为观止惊为天人,而谈到他刘淮时,或许,其太子之名,就要远远大于太子之实了。
也难怪人家说,他刘淮堂堂一国太子,身居高位,不管是文治还是武功,至今连一点点建树都没有,在这个人才辈出的年代,无功便是有过,平庸就代表无能,以至于江湖和庙堂里,每每提到他太子刘淮,也仅仅知道他是太子刘淮了。
人言可畏,最近的刘淮,即苦又恼,一转眼,他也将近加冠之年,想来诸如秦皇汉武一般的千古帝王,都是少年成名,他刘淮若不尽快闯出些名堂,他朝临朝辅政,该如何镇服诸位公卿,又该如何威慑天下啊!
思来想去,刘淮终于得到了一个决定:功成名就,必须抓紧,扬名立万,必须赶快!
这不,汉历345年,也就是在刘懿刚刚独自游历北疆南归凌
源城的当口,元宵节刚刚过去,刘淮便召来了麾下的诸位亲信,专门商讨此事。
“诸位,常言道‘建功立业当趁早’,如今,天下少年英豪并起,引人瞩目。大浪淘沙,本太子既为国之储君,亦渴望建立功勋,以立身于天下。诸位皆是我帐下勾股之臣,今日召集诸位来此,正是请诸位为我谋划,当今天下,做什么事情,才能建立不世功勋呢?”
刘淮毫无保留地说完了心事,便抬头环看在座诸人,眼神期寄。
坐在帐下首位的荀若腾率先开口,道,“殿下,所谓天子从龙,豪杰从虎,庸人从众。”
刘淮见荀若腾率先说话,面露惊喜之色,“五师傅心中有何韬略,速速道来!”
荀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