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熟悉环境,更容易出成果……等等,你说国内那个实验室的老板是井熙?”
兰洪波一手拿着电话,另一手慌慌张张的开始往桌肚子里摸索。
厚实的跨国挂号信重新被扯了出来,落款那个有些陌生的单位,名字里确实跟着一个dawn。
还真是!
电话那头继续在逼逼叨叨,兰洪波的脑子却已经乱了,最后只留下一句“我还要再考虑一下”,就匆匆挂断了电话。
井熙这个名字,在华人留学生圈子里并不陌生。
虽然做的和自己并不是一个领域,可但凡习惯性刷论文的,都会刷到过几篇她或者她项目组成员的论文。
据说这个井熙是个年纪不大的女生,对这点兰洪波有些怀疑,但是这样一个华国本土研究者的崛起,对他们这些留学生多少也有些好处,至少她在science、nature刷论文的时候,就连那个永远板着脸,坚信白种人更高等的教务主任,看到他都会微微点点头,态度看起来稍微和缓一点。
但是,她联系自己做什么?井熙的研究不是主要集中在光电领域吗?
兰洪波又把井熙之前发的论文都找了出来,快速浏览了一遍。
她最新的成果,是深紫外光刻机?
兰洪波自己就是搞数控系统的,对集成电路的最新发展也跟得很紧,要不是最近忙着准备应聘,他也不会错过这么重要的论文。
深紫外光刻机能做出纳米制程更小的芯片,单位面积内能容纳的晶体管数量也就跟着变多,这意味着更快的处理速度,更复杂的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