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amsl的强项,但是双频激光干涉仪和瞬态全息干涉计量,全都有助于她开发出属于自己的,更好的对准技术。
最大的麻烦,还是镜头。
如今全世界的顶级光学镜头生产商一共有三家:德国蔡司,日本的尼康和佳能。
光刻机对镜头的要求非常之高,因为当前技术的局限性,必须靠最顶级的工人手动抛光才能达到他们需要的精度,当井熙拿着需求单想向那边订购合适镜头的时候,得到的回答却是他们人手有限,一年都只能生产十套左右这种质量的镜头,而今年的产能,早就已经被订了出去,她们只能排队等明年。
“真是麻烦,”井熙无奈摇头,“难不成还要等几年,等蔡司陷入财务危机再说?”
“什么财务危机?”蒋芸正好也在边上,好奇的问了井熙一句。
“没什么,”井熙笑,“镜头这一块只能慢慢等了,你真有信心在年内解决光源问题?”
“不就是紫外光和深紫外光嘛,”蒋芸信心满满,“只要经费到位,肯定没问题。”
第116章 来京城
今年过年, 井熙又回不了家了。
dawn实验室,掺铒光纤已经被成功制备出来,成果出来的第一时间, 她就利用虞英帆的人脉和他原来的实验室搭上了关系, 不过这种体系庞大的单位向来反应缓慢, 一时半会儿也没有什么结果。
与此同时, 国外企业的耳朵倒灵敏得多,专利池一更新, 井熙的老熟人麦克又主动找了过来。
“恭喜你又做出了一个大项目。”麦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