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做出了成品白光led。
他再也坐不住了,直接拿着论文去了总编室。
二十分钟以后,总编直接打了几个电话出去,然后交代编辑用最快的速度把稿件寄给他推荐的几位审稿人。
编辑垂眼一看,发现总编推荐的审稿人全是业界大牛,所属的实验室,也都是鼎鼎大名的存在。
“这几篇应该能竞争年度最值得关注的论文了,”总编摇摇头,又看向论文的通讯作者栏:“北京dawn实验室,又是一个新崛起的实验室,还有jingxi,这个名字大概会被人议论很长一段时间了。”
论文刚一寄过去,不少实验室就开始做起了再现性试验,当然,有些人是真心实意期待蓝色发光二极管的成功,可是也有人暗自盼望着,这几篇来自东方的论文实验结果不具备可重复性。
可惜,结果和他们希望的大相径庭,这个困扰了科学界整整三十年的难题,真的被几个名不见经传的东方人,彻底攻克了。
事实上,只要看到那连续几篇逻辑紧密的论文,绝大多数人都能够得出更加客观的结论。
学术界的震动还算有限,真正掀起轩然大波的,其实是产业界。
dawn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公司?jingxi是谁?更重要的是,这个肉眼可见关系着万亿市场的新兴产业,又有多少机会可以挖掘?
在专利池更新的当天,几乎所有电子相关的跨国大企业,都派人奔赴那个神秘的东方国家,誓言一定要拿下这个专利授权。
在飞机上,一个电子工程师很不解的问他的同伴:“总公司对小公司的专利不向来是能抢就抢,或者只愿意出很少一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