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期刊编辑做最终决定:是采信其中某几位的观点,还是转寄其他审稿人。
爱德华兹在t□□,是一位资深编辑。
他拥有理工科毕业生最常见的严谨审慎,同时也有交游广阔的一面,这种热情的性格帮助他和不少行业内专家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在约稿的时候,尤其有优势。
这天,他收到了一封来自遥远东方的投稿,探讨的还是一个当前颇为热门的领域:半导体激光器的应用。
“激光打印?这方面的商业应用不是刚开始不久吗?那个东方国家这么快就跟上了?”爱德华兹觉得很奇怪。
论文的通讯单位是清北光电实验室,爱德华兹记得实验室主任是一位在光电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第一作者却是一个本科学生,这一点让爱德华兹忍不住皱眉。
看向第一作者的履历介绍,他的眉头才微微松开,这个学生并不是学术界的新人,之前作为独立作者发表过一篇关于主轴编码器的论文,或许是因为这个成绩,她才好运的拿到一个新项目。
“就是这两个领域好像有点远,”爱德华兹耸耸肩,他知道某些不那么发达的国家,学生想要发表一篇不错的论文并不是那么简单,这也就意味着,万一出现了某个幸运儿,他能得到的机会,也比国际知名实验室的学生机会要多得多,“让我来看看,这是一个幸运小子,还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发掘新星,放在任何一个期刊编辑身上,都是忍不住津津乐道的趣事,甚至是骄傲。
爱德华兹对jingxi的这篇论文第一印象非常好。
工整的格式,清晰的版面,语言流畅,图表漂亮,倒像是一个久经训练的英语国家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的论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