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争吵。但大家彼此相处得久,互知脾性。且据我所见所闻,他们虽然在一些事情上看法不一,却都不是敌人,不至于……”
祝缨道:“那是当然,是防着有人浑水摸鱼。我又要从府里带走好些人,人少了,办事必有疏漏,或许会有懈怠动荡。你留意。青君那里,你也帮我看着。”
“副使比我年长,阅历丰富。”
“你们各有所长。且你身份超然,他们要是拌了嘴,你从中调解说和一些。”
“是。您北上也是为了,给他们拌嘴的机会吧?”
祝缨笑笑:“回去吧,我还有给朝廷的回复没写呢。”
……
祝缨回幕府之后,写了一封很长的答复。
主要是提条件:一、必须给我正式的丞相的任命,所有丞相该有的我都得有。另外,我得开府,我不是去当摆设、受气的。
二、我要带兵去,补给你们提供。
三、我的建议,那你们得听。如果接受了,你们不能阳奉阴违,指手划脚。如果有异议,说出道理来,咱们商量。如果我的建议被否了,然后出了事,我不背锅。
四、我去了,就一定会尽力,但谁要给我拖后腿,要么他死,要么我走,你们的死活我是不会再管的。
五、快点给我回复。
接着好心地花了不短的篇幅劝说。
叫我过去必不是为了好使你们苟延残喘,真到了那个地步,就不是我过去,而是你们过来投奔了。既然如此,就是为了把国家整理出点样子,维持朝廷该有的尊严。但是你们也知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会一旦错过,接下来朝廷应该还能维持,威信就难说了,我的本事就这么大,没办法再造山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