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是隐约觉出一些的,且刺史们今年与巫仁吵架的情况与往年又略有不同。反复不停地来来去去,但是争吵的声音变小了。尤其是祝重华,她虽是个女子,嗓门儿却不小,调门也高,今年她压住了。
犹豫再三,他找到了祝缨,隐讳地略提了一提,是不是考虑一下年景、收成、赋税之类?
祝缨道:“你是有心人。”
赵振苦笑一声:“老师必是心知肚明的,我只是……多嘴罢了。若安南也勉强,外面的百姓不知会怎么样了,天下,焉能太平和乐?”到时候又得有民乱,又得再把之前的破事再重复一遍,真是没完没了。
祝缨道:“来得正好,今年的邸报他们还没抄完,这里有一个消息,你看了或许会高兴。”她把自己案上的那一份邸报给赵振。
赵振双手接过,见上面的内容有几条确实令人精神一振:一、江政被召回京,朝廷会另行派员南下;二、罗甲秀又被起用了;三、盐务换人了。
罗甲秀被重新起用,代表风气略好了一点,由此推断,江政应该也要得到重用了,由这两人可以推出,新的政事堂确实有些能耐。盐务上之前是郑熹的人,郑党不能说全然有害于国,可是盐务上与安南的勾当,也挺让赵振看不过眼的,调走是好事。
基于江、罗二人的任命,赵振对盐务颇为乐观。
同时,江、罗这样的人被任用,则政事堂之前的政令,就比较有可能实现,朝廷还能救上一救。
他轻出一口气,将邸报放回案上:“总算峰回路转。”
“你呢?又有什么打算?”祝缨问。
“我?我、我在安南的事还没有做完。”赵振说。
祝缨道:“如今朝廷有中兴之相,又要收地方之兵,需要你这样的人。你要想回去呢,我就给京城写信,你只要不撞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