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人手里,如何延续,应该有个章程。安南与中原风俗迥异,也不能全照着朝廷的律条来,应该有所变动。如今,是时候开诚布公,让大家心里有数了。”
呼吸声变大了!
许多人不免想到了还没回来的祝青君:难道不是她?那能是谁呢?
祝缨道:“律条繁琐,一时说不完,礼曹调几个抄写人,抄出几份,趁大家都在,看看有无需要删减的地方。至于安南选官之策,我已有定论了。”
安南选官,首先是“家得在安南”,其次是必须任过地方官,并且需要有政绩。不限出身,但是对年龄有限制,如果超过七十岁,就还是请退吧。这样的条件,同样适用于节度使。节度使不但要有功,还需要一半以上的官员认可。
安南的节度使,必须是先由安南内部决定了再报给朝廷,朝廷直接任命的,不算的。
同时祝缨也做了规定,对于休致的人,要“给体面”,这个体面不仅指俸禄,还指的是“善终”。唯有如此,才能尽可能的让交接比较的和平。
众人听了,隐约觉得这不是一个“主君”,反而像是“执政”,细思一下,一时无人反对。
祝缨道:“那便如此了。”
赵振身无官职,有些话反而能够讲了:“老师,您属意何人呢?陛下立储,东宫也要配僚属,令其熟谙政务。您既然有这样的想法了,应该告诉我们您属意何人,让他得到锻炼。”
祝缨道:“大家都想知道,也都有所猜测,我也不瞒你们,就是青君。”
众人心头一块石头落地,同时又有些怅然。这其中,不乏苏喆这样觉得自己或许也有可能的,还有赵苏这样,知道自己可能性不大,但是确定不是自己之后觉得失落的。还有祝重华这样,觉得祝炼不错的。
祝缨将各人的反应看在了眼里,慢慢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