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知道他要说的事可能不太好,看赵振勉强行礼,她也不点破:“坐下慢慢说。”
赵振不肯坐,揖了一揖:“老师,我坐立难安。您看这个,太子,薨了。”
祝缨也小小吸了一口气,太子死了,本该是一件坏事,然而考虑到死的那个人,好像又没有那么坏。也难怪赵振是这个表情了。
她说:“你怎么看?”
赵振苦涩地笑笑:“朝廷怕又要一阵动荡了,只盼不要害了前线将士才好。”祝缨一向是可靠而令人安心的,与祝缨共处一室说一件为难的事情,赵振开了口之后渐渐没有起初的那么慌了,他的思路也回来了,又补了几句话:“东宫固然……不尽如人意,可既然选了他,无论陛下还是大臣,必有补救之策。如今东宫薨逝,补救的事做了一半又要改弦更张,只怕越发混乱了。”
祝缨有些赞许地点头,赵振能说出这些,她是比较满意的。看赵振太过难过,她倒有心劝慰了两句:“你说的补救之策,纵然开始了,也没多长时间,乱子不至于太大。拟文吧,总要寄一寄哀思。”
这倒霉孩子的命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年纪轻轻就死了。安南对京城一向不太礼貌,祝缨也就下令三天不许唱歌跳舞,齐活。
赵振低声道:“不知接下来东宫之主会是谁了。”
祝缨道:“总要过些时日才能知道的。”
得这个太子的丧事办完了,让皇帝缓一缓,然后才会有人提议。眼下谈论这件事还是为时尚早。赵振也知道这个道理,发一声感慨无非想从祝缨这里听到只言片语的预测,他也好心安。然而祝缨就是祝缨,一句话没漏。赵振只得去拟文,让安南境内收敛一点。
这份公文的效果如何,赵振是不抱希望的。一则祝缨并没有对东宫有多少尊敬,她不在意的事,安南人就不会很用心去办。二则正赶上秋收结束,各族都在过丰收节,按照习俗,这几乎可以算是各簇的新年了,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千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