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一役,怎么可能?朕先做一点,你再做一点,你的儿子再做一点,徐徐图之。”
“朕知道你想看到怎样的国家,但在朕在世的时候不可能实现,在你在世的时候大概率也不可能实现。甚至朕的孙子、重孙都实现不了。但我们一步一步铺垫,说不定到了大清灭亡的时候,就厚积薄发,将你想要的世界实现了。”
大概是听多了胤礽满嘴的“大清灭亡后”如何如何,康熙也不再避讳谈论大清灭亡的事。
华夏历史中有那么多强悍的朝代,哪怕是汉差点灭亡后又复国,最后也成了历史长河中的过眼烟云。
大清不可能例外。
康熙知道胤礽看得很远,他也不由看得远了一些。所以他希望胤礽稳一点,再稳一点,在这个剧烈变动的时代,先稳住了国力、不让海外有可趁之机之后,再小心翼翼对国内改革。
如果没有海外,胤礽激进一点就激进一点,只要稳住国内就能赢。
可现在不是啊。海外群狼环伺,大清稍稍弱一些,就会引来狼群捕食。
有时候,康熙自己都会从梦中惊醒,担心睁开眼睛之后,周围已经被那些长相和大清人迥异的海外人占据。
哪怕是五胡乱华,哪怕是宋元、宋金之争,哪怕是大清铁蹄入关,对于华夏而言,后许多苦痛灾难,但远远不到文明灭绝的程度。而是这些“蛮夷”当了一段时间蛮夷之后,就被文明同化,成为华夏文明新的血肉。
可海外那些人不是。
他们的文明起源就和华夏不一样。
大清可以灭亡,可以被其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