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想她下辈子投个好胎,不用再这么委屈挣扎。”
颜静娴道:“棺椁到的时候,叫上我。”
————————————————————————————————
颜神佑所言不虚,离京不到百里,正是择定的万年吉地,正在点穴。颜肃之称帝很久了,一统天下也有些时候了,看着天下太平了,新都也建好了。是得开始给自己找个吉穴了,就算他还在壮年,楚氏这位皇太后年纪也不小了,也得开始营陵了。
为了表示自己是个好皇帝,颜肃之表示要薄葬,现在找穴,却不要将全国租赋的三分之一来修陵了,只要符合他的身份,那就行了。并且亲自制定了规范。要求陪葬品也不用珠玉,以瓦石为器,不要殉葬……一个坑里埋两个人,他一口棺材,姜氏一口棺材,姜氏不必另起陵了。
楚氏知道之后,于内廷降下懿命,也要求薄葬。
母子俩都没有说颜启的事儿,还是颜孝之上了个奏本,问颜启怎么办。颜肃之假惺惺地哭了两声,说颜启真是多灾多难,已经迁了好几回坟了,别再迁了,再迁怕又出事儿。
与对颜启的冷淡不同,颜肃之亲自圈选了他自己陵区里离自己的泰陵最近的一处地方,指定给他闺女修坟。早早地写好了诏书,保证哪怕自己死了,颜神佑也能归葬到合适的地方。颜肃之更有一重担心,怕颜神佑这么搞,会惹下众怒,万一有个好歹来:“有我一口供奉,也就有她的一口,哪怕我死了,也给她留个地方儿好安歇。”
营陵又涉及到了典章制度等等的问题,旧京被一把火烧了,各种典籍残缺不全,又得重新制定。长安城因为颜神佑心里有数,建制倒是似模似样,可颜神佑她没研究过陵墓,这一样就是缺板,拿不出成品来。
颜肃之确定了陵区,只得降下旨来,命米挚领衔去搞陵墓制度,也免得他太闲了,给自己添堵。同时,下令李彦等人督促加快太学、国子学的建设,设立崇文馆,勘定典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