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我,也要难受一阵儿。再说了,阿爹又累月不朝,难保他不会有什么想法儿。人一死,有万般不好,也都人死债消,提起来也就只有好了。倒是我,先时恨这小皇帝磨磨叽叽,现在也觉得他可怜了。何况于李今?”
楚氏道:“你阿姊与他夫妻日久,总能摸得着他的脉门的。”
颜神佑道:“他的脉门,先前不过是一个忠字,为的是他家的家风。现在,就不好说了。”
楚氏道:“有一人忠字,就够了。难道他这个忠臣,不想为光复京师出一份力么?”
颜神佑道:“但愿如此。”
楚氏道:“你有这个心思,不如想一想接下来要怎么办。”
颜神佑道:“听说阮梅眼下不在京中,依着我,倒想拿下京城,也算了了一桩心事。再者,京城那里补给充足,可比咱们在南面四州拆了东墙补西墙好多了。”
楚氏道:“要秋收了,”又说,“你爹要是脑筋清楚,就该先把你和山小郎的金印还回来!你也好名正言顺的接着主政,山小郎也好跟着出征。”
颜神佑笑道:“阿爹不会忘了的。”
楚氏道:“这个不用你管了,你只管写信说旁的,我叫你阿姊提醒他一下儿才好。”
颜神佑道:“好。”有好事,她干嘛不接着呢?虞堃死了,昂州的许多事情就可以继续了呀。比如那个勘刻石经的事儿,秋收结束后,就可以征石匠来动手了。又比如,修整了这一年了,虽然再修整一年更好,但是时间不等人,说不定还要有大战,部队也该操练起来了。妇女活动,也可以继续开展了。
————————————————————————————————
且不说颜神佑正在昂州筹划着重启计划,临安这里,也确实是遇到了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