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皇太后仔细想了想,长长地哦了一声, “承佑么?是娘家大哥哥的孙辈了。我只听过他的消息,还没见过人呢。据说是最肖他阿玛的。”
皇帝说正是, “郑济特氏本就是从京城迁到海子的, 没有长久在外的道理。”
太皇太后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 “一动不如一静,长久在外,避开官场上的勾心斗角,恩怨是非,未尝不是自保。你有心照拂郑济特氏,我便很知足。”
端亲王太福金笑道:“娘家人进来拜个年,是主子有孝心,老祖宗有福气!承大人前几日捎了信来,说要拜访府上,我今儿出门出得着急,谁料想这就到了!”
紧着便是太皇太后与端亲王太福金聊起娘家的事,苏塔芳春在一旁陪话。老端亲王与舒氏走得近,郑济特氏的亲戚,他们或多或少都知道些。端亲王太福金又是会聊天的人,把老太太哄得直发笑,皇帝便在一旁看着听着,并不说话,逢人不注意,便望向摇光。却发现她只是低头淡淡地笑着,自始自终都没有看他一眼。
他隐约觉得不对,深深吸了口气,挤出个笑来,“玛玛与婶婶说得热闹,朕就不忝陪了。”
太皇太后颔首,“年下了,你机务重,也要注意保养身子。”老太太见皇帝起身,遂道:“摇丫头,替我相送。”
皇帝顺势道:“蒙古的亲王们递上请安折子,问玛玛好。远嫁的姑奶奶们捎信回来了,孙儿忙着来请安,倒忘了带。慈宁宫离养心殿不远,不如让她一并带回来。”
太皇太后说好,“那你就跟着皇帝一道去吧。”
晴了几天,今日却发阴。铅云在空中慢吞吞地腾挪,仿佛又要下雪,连朔风都刮得比往常要狠一些。
李长顺迎皇帝出来,见摇光也跟在后头,便自发地让路了。皇帝的仪驾浩浩荡荡地跟在李长顺身后,李长顺跟在摇光身后,摇光跟着皇帝,极缓慢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