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一页卡了个青城特有标志的章, 凭着这枚章到青云书店消费能享受一定力度的折扣。
青城街挂牌半年时间不到,接纳安置了尽两千名知青,虽然相对于整体申城返城知青而言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可这是实实在在帮镇府解决就业问题,成效又快又好。
并且青城街的管理模式受到一致好评,同时带动这一片经济,还给镇府财政创收, 经营模式多次受到表扬和肯定。
从内里讲,石泉生也挣到钱了, 实际上他挣得钱是最多的,可是石泉生将挣到的钱很快又全部散了出去, 高考和九月开学免费发放的茶水文具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大头让石泉生拿来修整街道的基础建设。
春季多雨、夏天炎热、冬天寒冷, 这些不能克服的天气因素很很大程度上会削弱人们来逛青城的积极性。
石泉生手上是有一点钱就用一点,先是将地面加固,然后在商铺和窗口中间全建上了丫字型的棚子,棚子里还安装了固定在地上的椅子,这样既能遮阳挡雨还通风透气。
然后手上没钱了,他又去找银行贷款,找镇府机关签字。
青城街上最火爆的事青云书店,挣钱也是最多的,石泉生想把西边九间商铺整出来,把书店挪过去,书店原来的一楼六间门面也太小了,人一多里面就显得拥挤。
唐青婉听了,便建议他干脆重新盖一栋楼专门做书城,青城街上的门面间与间之间的墙不能全部敲掉,顶多打一扇门洞出来,当前看来是还行,可经历过后世见过那些挑高、宽阔的商场,唐青婉发现不能忍。
青城街上的格局不好动,可商铺后他们不是还买了好几套小破楼吗,原先是作为独立的小洋楼形势存在的,每栋占地位置多不小,唐青婉让石泉生去申请将小破楼推到重盖,盖之前最好是请建筑专家来设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