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人们或许贫穷,或许蔽塞,但是他们也是最熟悉这片山脉的人,采摘也好、种植也好,甚至以后还能发展旅游风景区,唐青婉知道这边迟早能富裕起来,重来一次她希望同石泉生一起,做先富起来的那一批。
钱能壮人胆,面对申城的那些亲人,他们需要更多盔甲。
市里城区面积也不大,火车站不远处倒是有一个二层楼高的百货大楼,远远看见二楼楼顶上竖着个大牌子,上书:“伟大的领袖□□万岁!”几乎是这个时代处处可见的标语。
百货大楼的一楼主要是卖文具和一些小的日用百货,买文具的柜台围了不少人。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是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哪怕是有钱有势的大申城酒精厂厂长赵忠国,不也因为“唐清婉”成了一流学府申城大学的大学生就一改态度,同意儿子娶普通工人家庭出生的唐清婉。
然后唐青婉还看到了一个卖猎抢的柜台。这个时候买猎抢是允许的,唐青婉记得国家在九六年一月才会颁布禁抢令。
并且现在山上的家里就有好几杆□□,石泉生每次去山里都会带一把,也就这两年甜甜长大了,才收的比较隐蔽。
唐青婉一直以为石泉生是从黑市淘来的,没想到这种公私合营的百货大楼能光明正大买卖,或许因为这是在大别山脚下,她在申城可没有见过。
唐青婉在边上听了一会,一杆□□少说要三四十,这在七十年代末可不是一笔小数,要知道她回申城后头三年工资都是雷打不动的一个月十八,而刚刚在文具店那边,一张能折起来可以裁成32开的大白纸只要四分钱。
二楼就更热闹了,并且大多数是女性顾客,卖的是布料、毛线也有成品衣服和一些针织品,还有个卖钟表的柜台。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