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赛虽然主要用于霖城几所高校航模队互相交流切磋, 要求并不严格,但比赛流程完全参照uad比赛规则, 算是?一次赛前预演。
所以现场氛围虽然还算轻松, 但各航模队参赛的选手对待比赛的态度依旧十分认真。
阮稚也被他?们认真严肃的气?氛所感染, 莫名紧张起来。她立在一旁,大气?都不敢乱出一下。
参加这次友谊赛的队伍总共十一支, 包括霖大、霖航、霖理工、霖科大……等霖城各个?大学的航模队,其中霖大、霖航和霖理工三所高校通过?了uad的海选赛, 会在十月中旬参加决赛;而霖师大和化工学院两所大学的航模队今年刚刚组建,这次过?来主要就是?交流学习的。
这回比赛总共六大项, 限时载运飞行、太阳能载重飞行、创新载重飞行、无人机侦察与打击和微型固定翼限距飞行比赛。(注1)
每个?比赛考察与评判的标准不同,侧重点?也不同。比如?限时载运飞行, 需要选手在6分钟内利用飞行器载运物品,并在规定的区域完成两周飞行, 最?终以载运总重量最?大的队伍获胜;创新载重飞行,飞行器在规定时间内载重并在规定区域内进行空投,最?终以空投得分为准。
规则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背后需要的技术支持却超乎想象。
首先,飞行器的设计者需要自主设计, 在确保飞行器稳定性、机动性的同时, 还要尽量减少能耗,保证飞行器具备更好?的载重、打击等性能;其次, 设计者需要亲自组装,在确保飞行美感与安全的前提下选择最?优材料,尽可能提高飞行器性能,一些无人机的设计还需要设计者亲自编写飞行程序;最?后,飞行器的操控者亦要具备娴熟细腻的操作水平,才能保证飞行器进行高难度飞行。
想要完成比赛,这中间的每一环都需要紧密的配合。如?果哪一环稍有差池,飞行器都无法在比赛中完成常规,更别说取得好?的成绩了。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