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的僧徒出门看望,到底是怎样的少年郎,才能有那般天资,在十五岁升入主寺。
心觉不忿的僧人不是没有,用佛理考,甘拜下风,以悟性比,心悦诚服。由此以后,佛门上下都觉得此子前途无量,将来必能成佛做祖。
那时的慧可不过是戒律院的小小弟子,平平庸庸。世尊的修为辈分虽不及他,却是他不得不仰望的存在。
菩提佛又缓缓道。
“两年后,佛门首座燃灯佛决定传承衣钵,寻找传授下一位证道成佛的僧人。‘菩提’,意为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燃灯佛先定‘菩提’法号,再择弟子。”
“天下僧人趋之若鹜,无论主寺分寺,挤破脑袋,望穿秋水,都在这场竞选。”
“第一轮佛理自不必说,佛门无尽经藏,筛掉大半弟子。第二轮考验心性,第三轮考验悟性,第四轮辩经......总共八十一关,历经整整一年,留下的只有两人,本座以及当时最得人心的高僧妙尘。”
“本座和他不分高下,最后由燃灯佛亲自出题考核,谁得悟得佛理,谁就能拜入座下,得菩提法号。”
菩提佛顿住,启唇想要继续,好似枯涸般挤不出一个字,阖眼细想,往事幕幕翻涌脑海。
一连数日,彻夜未眠,他在藏经阁翻阅燃灯佛传经的记录,希冀从中找出考题的线索。
妙法在大殿悟禅,合眼数日,想要荡清心思。
妙法与他的心性悟性不相上下,若是输给妙法,他只能心服口服。
考核那日是个风和日丽的晴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主寺僧人悉数到场,旁观者甚众,分寺僧人、在家居士,万头攒动。
燃灯佛要求他们作上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