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趋势。”
至于另一个杨医生,微皱眉头,让开了他的位置,同步了刚刚他的液体复苏计量“我从急救现场过来,预估失血超过30,目前输注补液量在2000l,晶体,已经超过20分钟。”
休克,大出血,气管隔断,玻璃贯穿伤且靠近颈动脉,腹部伤势未名,这综合创伤就算在秦合都很难活下来啊,何况再打量周围,邀请的专家教授们都还没到,魏广利紧皱眉头,刚准备拉住林熙冬,就发现旁边的人已经带上了一次性手套上前。
“好。”点头表示了解,林熙冬并没有接过听诊器,而是用手叩击了胸腔肋骨,并用另一只手轻轻按压了颈部脉搏处,感受患者血流动力。
当经历过成千上万的叩诊和触诊模拟练习,林熙冬对身体已经有极为灵敏的判断,能知道肺部胸腔情况,甚至通过心率还能估算确认出血点的流速。
情况很危机,但是林熙冬能确定自己有把握,甚至考虑再三,她还是没启用全科检测仪。
“准备用硬支气管镜带领建立气道,先abc,手术室准备。”这斜插入气管的玻璃看起来凶险,但出血点关键并不在这里,不会是第一时间救治位置,最后手术并不复杂,但是因为气道困难,她需要在这里先做一个抢救,思索半天她提醒,“做开腹手术,后气管修复,需要麻烦心外的麻醉老师。”
硬质气管镜一般是为了探测诊断肺部癌症,这个器械和气管插管没有任何关系,可在临床,灵活应用器械就是医生能力的体现。
至于abc,其实再复杂的创伤急救,做心肺复苏治疗的基本原则都是这个,建立安全可靠的气道,然后控制呼吸,最后辅助循环。
林熙冬开口没多久,一旁专业的护士已经把硬质支气管镜放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