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社会改革结果能够窥见一二,至少他能看见的是,百姓们有了主动思考的能力。
所谓的德高望重知识渊博之人很多时候也会更加轻易地被拆穿为欺世盗名之辈,甚至一些大儒也会受到来自民间思想家的挑战。
倭寇没有对大明的东南造成困扰,对于心怀叵测的一些沿海士族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挫折。
但沿海士族们很快就发现倭寇没有给大明的东南沿海的百姓造成大的困扰,不是因为倭寇不够坏,是因为大明布置在东南的官军太过强大,而且这都跟朱纨与戚继光等人有关。
于是。
一些关于朱纨滥杀与戚继光纵兵劫掠的流言蜚语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
除此之外,一些被士族收买的文人也开始发表言论斥责朝廷在东南放置过多的军队,以致民众受扰,江南不宁。
但事与愿违的是,这些流言蜚语与各种鄙视军队的言论都没能造成太大的影响,甚至遭受到很多民众的反驳。
“谁都看的出来,如今之倭寇,无论战力还是数量,都远胜于数十年前,他们见人就杀,见村就烧,但却只针对庶民官府,很明显,这些倭寇是有意制造恐慌,且和地方势力勾结而欲乱朝廷之政者,故当今诋毁官军之流言若非书生愚见,便是刻意为之也!”
一名身着大明版学生装的青年学子正一边走着一边和自己的几名同窗如此说道。
微服私访的朱厚照不由得听了个真切,一时间也笑了出来,心想如今的大明国民果然已非数十年前的国民可比,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他们对舆论有自己的判断力。
当然,尽管国民已经不是愚民,但百姓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