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现在,朱厚照能看得出来,帝国的工业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蒸汽工业让帝国的市镇化越来越明显,在江南与两广地区以及京畿地区,已经有数量可观的资产阶级与手工业者以及工人阶级,在东部地区,已有上千万的人靠务工与经商活着,没有人敢为了恢复祖制让上千万人失业。
甚至已有不少这类的人参与到朝廷政治中。
而且,眼下快速进步的工业又何尝不是这类人的利润需求所促进的,并且光是科技和工业研究以及教学方面已经有一大群职业人,他们在政治地位不低,在经济生活中地位也不低,对自然科学的热诚不逊于欧洲文艺复兴后的一些大师。
所以,朱厚照相信即便他百年之后,新即位的帝王和大明新的统治集团也很难把大明掉转回受儒家社会绝对控制的那个只知道闭关锁国重农抑商趋于保守和僵化的帝国。
地主阶级即士大夫阶层们现在没办法无视自己佃农数量减少的趋势,也没办法去改变这种趋势,而工商业的巨大利润也逼迫他们从传统地主向工商业资本家转型,而佃农们也从无地农民渐渐变成工人。
可无论是传统士大夫还是已经转型的新兴资产阶级都有一定的自私心,能不缴税就尽量不缴税,能逃税漏税就逃税漏税,这逼得朱厚照先搞了江南新税政后又在关内搞了矿税重收,总算是帝国到现在变成可以由中央朝廷合理控制的帝国。
大明帝国现在成了君主专制的资本工业帝国,最需要的就是原料,农产品也是原料之一,所以大明为了粮食才起了收复交趾的主意。
很多思想还比较保守的士大夫们很无奈地看着这样的现象,看着在新修的水泥路上,一队接着一队往南边调运的近卫军官兵。
山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