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在京城卖早点也能赚不少,但在寸土寸金的京城,他们依旧很难在京城扎下根来。
因为京畿的土地主要是皇庄和权贵们的庄田,还有一大部分是官田,即顺天府管理的公有土地,而且,朱厚照早在正德初年就预计到随着经济发展会导致京城土地高涨,为了避免财富被权贵们占有,直接让皇庄与顺天府以高价收购民田为官田。
如今,在京城的土地便主要分成官田、皇庄、权贵们的庄田,来京的百姓们自然很难购买到土地造房定居,大多数只能租赁房屋过活。
朱厚照让内阁主持关于让来京人员定居的廷议,于是,顺天府开始有计划的售出一部分官地,让商人负责承包这部分官地进行商品房建造,一开始商品房的价格也不高,大多数来京城比较久积攒家产比较多的百姓也都买得起,且都成功地成为京城人,开始在京城落户,享受教育和相应福利。
但从古至今,人都是一样聪明的,在商品房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许多权贵财阀们开始嗅到这里面的商机,于是也开始炒作房子,使得到了现在的正德三十年,商品房价格已经高昂到为外地同样房子价格的五倍以上。
顺天府的官员们也开始适应着这种社会变化,开始做出一系列的政策改变,开始去调控整个京城的经济,最主要的是房价,把整个京城的经济控制在一个最平稳又最容易调动百姓生产积极性的状态上来。
而且,在这个时代,没有自由经济学说的冲击,政府干预经济的压力也不是很大,所以,顺天府的许多行政干预也没有遇到太多诋毁的声音,但阻力还是有,毕竟京城的许多人都是非富即贵,管控起来也不容易。
好在京城最大的权贵朱厚照是支持的,顺天府倒也管控得下来。
但也因此难免出现官府管控过度,过度干预市场经济的情况,导致资本活力依旧不及江南和两广,在发展速度上还不及两广和江南,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