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鞑子也会东进,到时候依旧会有边患!今日所做之事就会前功尽弃!”
夏言这时候也接过话来说道。
“塞外的土地不能弃!朕先说明这一点,太平之世,人口数量只会有增无减,土地如因为现在无用而弃之,只会导致帝国内部人地之争加剧,虽说北方苦寒,但亦非完全不适合人生活,夏卿说的对,土地之出息不仅仅在于是否能耕种,不同的土地有不同的出息,朝廷应该想办法如何利用这些土地,而不是将其弃之不用!”
朱厚照说后,康海张璁等连忙称旨。
朱厚照点了点头,便开始和这些朝臣一起细想如何利用这北方新占据的土地。
毋庸置疑的是,塞外这些土地除了长城边的还可以种植冬小麦外,大部分做农业是没有意义的,何况,朱厚照也清楚,在五十年后,小冰河气候会越来越明显,到时候塞北这些地方会更加寒冷,从长久来看,也不适合发展农业,即便在后世,辽东与奴儿干都司这些地区还是大米的主要产区。
眼下唯一可能考虑的方式则是工业化,争取在工业利用上找到这些土地的价值,当然,这些土地的传统行业如畜牧业还是可以发展的,甚至可以利用食品工业的发展而促进畜牧业,毕竟如果将来让大明人人每天喝奶的话,对奶牛的需求量肯定很大,而这些塞外草原的畜牧业无疑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当然,问题是,大明现在还没有人人喝奶,奶制品还只是在贵族阶层开始流行起来。
朱厚照觉得最能立即体现塞外土地价值的还是塞外蕴藏的丰富矿产资源,朱厚照依稀记得后世,从和林到大宁这一带在后世都是蕴藏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
在后世,内蒙古更是世界“露天煤矿”之乡,后世的蒙古国的煤、银、铜也含量丰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